近400年来台湾地区农业地域差异研究
2018-11-10分类号:F327
【部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摘要】近400年来台湾地区农业经历了由作物类型单一至生产结构多元化发展的历程。来自大陆地区的汉族移民在台湾地区进行农业垦殖,使台湾地区由粮食短缺,逐渐形成了嘉南平原水稻、甘蔗、油料丰产,台中、台北地区早稻、麦类、经济作物大兴,台东地区种植稻、果蔬,澎湖列岛多旱地杂粮的地理格局。文章认为,造成变化的原因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人文政策调整,地理环境差异和移民的迁移垦殖塑造出地域差异明显的农业地理格局,人文政策为了改变农业结构,通过调整地域生产重点,也改变了农业地理格局。农业地域差异塑造了农业结构的多样性,进而影响农业经济、对外贸易往来和社会发展。此外,台湾地区稻米、蔗糖、果蔬盛产,也对油料、棉麻、高粱等杂粮有需求,大陆地区可以持续不断地与台湾地区进行农业贸易往来以增进两岸的交流。
【关键词】近400年 台湾地区 农业地理格局 地域差异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与地图绘制”(13&ZD08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500年来中国农业空间格局演变及其环境影响”(41371148)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农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