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伪善的教育学思考
2018-11-10分类号:G41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摘要】教育学对道德伪善少有研究,而心理学关注心理事实,将道德伪善理解为道德声称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不一致,失之于宽;伦理学在道德伪善研究上贡献颇多,但将不同形态、类型的道德伪善都定性为道德恶,失之于严。道德伪善的研究,需要教育学视野。在教育学视野下,所想、所言、所行的不一致不一定是道德伪善,只有加上欺骗性的不一致才是道德伪善。教育学对道德伪善的关注不仅关注其概念,还关注其形成的内外条件;不仅关注个人性的道德伪善,还关注机构性的道德伪善。关于道德伪善的教育学思考,有与心理学、伦理学研究不同的意义,包括以积极的眼光去看人、从内外不一致中发现教育的契机、从道德伪善中看到道德的力量、从道德伪善形成的内外条件中找到教育努力的方向等。
【关键词】道德伪善 道德行为 教育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生活德育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推进研究”(项目编号:16JJD880027)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全球教育展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