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罗氏沼虾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2018-11-08分类号:S917.4

【作者】卢志杰  叶成凯  Sarath Babu V  张晓君  刘晓丹  赵丽娟  潘淦  林蠡  
【部门】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水产健康安全养殖重点实验室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广东省水环境与水产品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水产病害与水禽养殖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摘要】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动植物体内的酶,并参与细胞多种代谢调控。在甲壳动物中,GS在能量代谢和渗透压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实验克隆了罗氏沼虾GS基因。GS基因cDNA全长1 965 bp,开放读码框(ORF)为1 086 bp,编码361个氨基酸(aa),分子量大小为40.75 ku,等电点为5.81。进化树分析发现,罗氏沼虾GS基因与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和中国明对虾GS聚为一支,氨基酸相似性达到95%。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罗氏沼虾GS属于无脊椎动物分支的GSⅡ群,有5个保守区域。实验对罗氏沼虾GS蛋白进行表达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对罗氏沼虾蜕壳前后的不同组织GS表达进行检测。qRT-PCR结果显示,GS基因在所检测的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蜕壳前,其相对表达量顺序为:肝胰脏>肌肉>胃>肠>鳃>心脏>脑>血淋巴。蜕壳后和蜕壳前GS基因在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比较结果显示,除了在肝胰脏表达下调外,其他7个组织都表达升高,其相对表达量的差异顺序为:脑>鳃>胃>肠>肌肉>心脏>血淋巴。Westernblot结果显示,蜕壳后GS蛋白在鳃和肌肉组织表达量上调,与其mRNA表达一致。此外,罗氏沼虾蜕壳后肝胰脏GS酶的活性和谷氨酰胺的含量下调,而其在鳃、肌肉和血淋巴中上调,结果与其基因表达一致。研究表明,G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可能和罗氏沼虾的能量代谢、渗透压调节有关。
【关键词】罗氏沼虾  谷氨酰胺合成酶  组织表达  蜕壳
【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专项(KA170500G);; 江苏省渔业科技创新项目(D2017-3)~~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