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生态位特征

2018-10-30分类号:Q948

【作者】丁少华  葛继稳  彭凤姣  李艳元  甘娟  李永福  朱庆星  胡忠仁  
【部门】中国地质大学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研究所  武汉伟特伦生态环境研究所  湖北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摘要】为研究珍稀濒危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利用资源状况和种间关系,2014年7―8月,在湖北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51个珍稀濒危植物样方进行群落调查,并用Levins生态位宽度、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公式以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研究了保护区内14种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以及物种间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生态位宽度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紫茎>华榛>金钱槭>山白树>青檀>银杏>黄连>白辛树>榉树>红豆树>八角莲=厚朴=杜仲=巴山榧树;(2)赛武当珍稀濒危植物对环境及资源的要求差异性较大,生态位相似比例(Cik)和生态位重叠(Oik)集中分布在[0, 0.2)。生态位相似比例最大值为杜仲和厚朴达到的1,生态位重叠最大的物种对为杜仲和厚朴、白辛树和榉树,Oik均为1;(3)受物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所决定,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值大小并无绝对关系;(4)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应主要防止人为干扰,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则应根据物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有针对性的提出保护措施。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  样地调查  生态位  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基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323521325);; 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项目资助(2014046236)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