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2018-10-28分类号:S634.1;S635.1

【作者】崔菲菲  孟川  王彦华  赵建军  陈雪平  申书兴  顾爱侠  
【部门】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蔬菜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摘要】为了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大白菜基因表达的准确性,选取添加结球甘蓝4号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营养生长阶段的幼苗期、莲座期、包心期、结球期的叶片和不同大小花蕾,及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和生长素抑制剂(2,3,5-triiodobenzoic acid,TIBA)处理后的叶片为材料,运用ge Norm和Norm Finder这2种分析方法,对Apr、BcTIP41、U34559、EF1α、TUB4、CYP、DNAJ、HIS、TUA5、UKN1、SKIP16、CAC、ACTIN、ACTIN-1、ACTIN-2、GAPDH、UBC30、UBQ、PPR、PP2A、MDH共21个内参基因进行稳定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部位的材料,以及在不同激素处理条件下,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qRT-PCR最适内参基因各不相同。在营养生长阶段(从幼苗到结球),内参基因UKN1和TUB4表达最为稳定。在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包心期利用生长素IAA处理后,最稳定的内参基因为BcTIP41和ACTIN;生长素抑制剂TIBA处理后,最稳定的内参基因为UKN1和BcTIP41。在花发育的6个等级大小花蕾中,发现DNAJ、ACTIN和PP2A最为稳定。研究结果为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基因表达量的精确分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芸薹属其他植物不同发育时期及激素处理对内参基因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大白菜  易位系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不同发育时期  激素处理
【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基础研究专项(18966925D);;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6226304D-2)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