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社区的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以武汉市为例
2018-10-27分类号:F299.23
【部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摘要】应用居住分异理论,通过搜集和挖掘武汉市分环线和分街道层面的保障房社区的居住人数的相关数据,综合运用全局分析指数和局部分析指数两类指标,对武汉市保障房社区居住空间分异的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采用不同层级的数据得到的结论整体一致,且街道级别的微观数据相比环线的中观数据能更加准确地测度武汉市保障房社区居住空间的隔离程度;武汉市保障房建设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居住空间隔离或分异,且空间分异程度呈现出先急剧攀升后缓慢增加的态势;武汉市保障房空间分布呈现出边缘化、规模化和集中化的特点。因此,应采用相应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策略推进混合居住模式,以此降低城市居住空间的隔离或分异程度,促进保障房社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保障房 空间分异 检验 形成机制 武汉市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GL092)——保障房建设的社会空间效应、形成机制与福利测度研究
【所属期刊栏目】城市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