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地区乡村多功能类型分异特征及形成机制
2018-10-26分类号:F327
【部门】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以长株潭地区为例,运用函数模型法、空间集中度、功能识别、空间局部自相关等多种定量方法,对区域乡村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地域分异特征、类型划分、形成机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株潭地区的乡村功能空间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功能的空间聚集程度都比较低,布局较为分散,工业生产功能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梯状特征,呈现出由城市群中部向东西两侧、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农业生产功能则呈现出东西两翼强,而中部弱的特征,与工业生产功能基本呈相反分布的态势,社会保障功能普遍偏低,呈低值聚集分布状态,总体呈现出由中心城市向外围地域逐渐减少的态势,生态旅游功能较高的地域较为均匀地分散在城市群的周边县市区,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域。(2)各县市功能组合形式多样,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共有11种功能类型,大部分的地域单元属于综合型或多功能组合型,单一功能主导型的地域单元相对较少。(3)长株潭地区各类型地域功能的形成规律是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功能类型地域的作用力大小、方向、强度与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城乡互动与乡村振兴 乡村功能 地域分异 功能识别 主导功能类型 长株潭地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68、41201175、41471145);;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金项目(2016JJ3075);;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YBA209);; 湖南省重点学科地理学建设项目(2011001)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