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双支柱”调控框架下的政策协调机制研究

2018-10-25分类号:F822.0

【作者】李义举  梁斯  
【部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中国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摘要】在金融市场获得长足发展后,以通货膨胀作为政策锚的传统货币政策框架局限性凸显。由于通货膨胀没有包含金融信息,因此,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框架无法反映金融市场的变化。历次金融危机的出现表明,金融体系会内生地出现诸多问题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普遍推出宏观审慎政策以管控金融机构的顺周期行为,中国央行也在积极构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不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中国央行推出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对于维护金融稳定、支持经济增长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集存在一定的重叠,因此,二者之间协调机制的构建及操作模式的探索将是未来央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中央银行有必要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框架下建立相机抉择机制,确保"双支柱"调控框架下政策互相之间充分配合以防止政策超调,着力加强对市场主体的预期管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关键词】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金融周期  经济周期  政策超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量化宽松溢出效应与东南亚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协调研究》(项目编号:13BGJ04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基于金融风险视角的宏观审慎政策效果研究》(项目编号:201853)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南方金融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