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改革开放后村干部职业化和行政化之路——基于我国东中西部乡村治理实践的考察

2018-10-18分类号:D422.6

【作者】王向阳  
【部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基层组织形态及其干部角色,是巨型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础性配置。沿着经验研究进路,从历史视角和区域差异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梳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东中西部村庄治理实践,以揭示非正式干部正式化的路径、类型及其限度。研究表明:东部村庄,一般集体经济发达,治理资源丰富,治理事务密集且频发,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率先实现了村干部职业化;而后随着治理任务下沉、财权上收和精细化考核,村干部由职业化进一步走向了行政化;其治理事务密集频发且内生性强,形塑了其村庄内生型非正式干部正式化的实践道路。中西部村庄,集体经济弱势,治理资源极其有限,治理事务稀疏且偶发,村干部兼业状态突出;随着治理任务密集下沉,行政面向突出,依托地方政府财源供给,部分中西部村庄实现了村干部职业化、行政化转型,走向外生性行政建构型道路。同时,治理事务与村庄需求匹配度和治理资源与组织成本契合度差异,共同形塑了东中西部乡村不同的治理绩效。非正式干部正式化,事关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道路选择问题,要求各界必须审慎对待这一基层治理实践。
【关键词】村干部职业化  治理事务  治理资源  组织成本  实践限度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4JZD030)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