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靠天吃饭,更要靠脸吃饭:关系圈如何促成CSA社区的形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案例研究
2018-10-15分类号:D669.3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社区"是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在微观层面的集体行动单位,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研究价值;但是社区支持农业模式中的"社区"究竟是什么,该"社区"是如何支持农业的?借助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文章对S农场的"社区"进行了社会网络分析,发现CSA的"社区"在静态结构上由一个个关系圈交错组成,初始的关系圈是校友圈、初创团队圈,由此生发出奶爸奶妈圈、信仰圈、健康生活圈等圈子。CSA社区的动态形成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初始成员基于对CSA模式的认知信任和对创始人的情感信任形成初始关系圈;第二个阶段,初始关系圈中的焦点成员,借助"关系圈"之间的结构洞,拓展形成次级关系圈。初始关系圈和次级关系圈共同构成了CSA社区,社区内的消费者消费的是"天"(天然农产品),信任的是"脸"(关系),并通过持续购买,来促进CSA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让农业不仅仅是"靠天吃饭",更是基于关系圈的"靠脸吃饭"。
【关键词】CSA 关系圈 信任 社会网络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食品安全威胁下的一家两制与社会自我保护研究”(71373269)和“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政策机制研究”(71841005);;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乡村振兴核心机制研究”(18VSJ02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