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宗教社会规范强度影响企业的节能减排成效吗?

2018-10-15分类号:B91;F206

【作者】曾泉  杜兴强  常莹莹  
【部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闽台审计研究中心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倡议彰显出制度建设对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开展环境治理不仅受到正式制度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规范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发展方针。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2008—2014年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宗教社会规范和节能减排的手工数据,研究了宗教社会规范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基于地理临近性概念,本文采用企业注册地附近的宗教场所数量度量了宗教社会规范的强度。此外,本文通过对污染行业企业的环境信息进行文本分析,构建了节能减排成效评分。研究结果显示,宗教社会规范与污染行业公司节能减排的成效评分显著正相关,表明处于宗教氛围越浓厚地区的公司开展节能减排的成效越好。进一步,在设立公共关系委员会的公司中,宗教社会规范强度与节能减排之间的正向联系更显著,说明公共关系委员会有助于强化宗教社会规范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为认识宗教社会规范作为一类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宗教社会规范强度  节能减排  公共关系委员会  地理临近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制度变革、非正式制度因素与会计审计行为研究”(71790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宗教、外部监督与审计质量:数据挖掘与经验证据”(71572162);;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价值相关性研究”(71702158)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