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种植业的农业伦理学之度

2018-10-15分类号:S-0

【作者】董世魁  任继周  方锡良  杨明岳  张静  祁百元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青海省铁卜加草原改良试验站  
【摘要】作为大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种植业具有农业伦理学之度的"时宜性"、"地宜性"和"尽地力"特征,对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古至今,构成中国农耕文化具体表现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伦理观已广播人心,使中国的农耕文化和种植业经久不衰、永续发展。但是,当前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化肥农药无序使用、土地生产潜力不断下降的问题,迫使我们重新认识种植业的伦理观,即如何继承传统农业的伦理观,正确把握种植业的伦理学之"度",促进种植业伦理学容量的扩增,以实现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全面梳理中国传统农业伦理观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农业是实现种植业伦理学容量扩增、促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业伦理学  伦理学之度  种植业伦理  生态农业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2016YFC0501906);;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17L03ESPC);;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生态文明战略视域中的‘中国农业伦理学’研究”(16XZX013)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