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五里湖沿岸带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2014~2015年)
2018-10-15分类号:Q948.8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摘要】2014年7月~2015年6月对五里湖浮游植物开展了逐月调查,以研究综合治理后五里湖沿岸带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特征。本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96种,绿藻门物种最多(74种),硅藻门次之(57种)。优势种共6门30种,其中2014年7、8、9、10月和2015年6月的第一优势种均为蓝藻门的小颤藻,其优势度范围为0. 567~0. 879。时间上,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月均值变幅分别为1. 07×106~2. 18×108ind./L,0. 32~50. 52 mg/L,其中由于蓝藻的大量增殖,夏和秋初密度、生物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空间上,A区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余3个湖区。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藻类密度、生物量和物种数与水体浊度(Tur)、pH和水温(WT)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RDA分析表明,WT、DO和Tur是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p
【关键词】五里湖 沿岸带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2093);;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长江中下游水产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与共享(2015DKA30470)”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