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典型灌区近58年降水量及其丰枯特征分析
2018-10-15分类号:P426.6
【部门】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获取三江平原龙头桥灌区降水的变化特征,根据龙头桥灌区1959~2016年的逐月年降水量的统计数据,首先,对龙头桥灌区近58年的总体降水量的统计参数进行求解,再运用滑动平均法得到降水量总体的变化趋势、其次应用M-K(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降水量突变的年份进行求解,并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法得到总体降水量的变化周期,然后应用求得的结果对龙头桥灌区近58年来降水量的统计规律、趋势性变化、突变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特征研究分析。最终,利用1,3,6,12,24,36个月等多时间尺度的标准降雨指数(SPIn)求得龙头桥灌区总体降水量的丰枯程度状态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在多时间尺度下不同旱涝程度发生的频率。研究结果表明:龙头桥灌区1959~2016年的年降水量平均值为531.00mm,降水量年际间分配不均匀,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年际倾向率为-0.0172mm·a-1;年降水量在2012年发生明显的突变;龙头桥灌区年降水量周期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其年降水量具有18年和28年两个主要周期。随着SPI值时间尺度的增大,总体的旱涝变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其中12和24个月尺度能明显看出旱涝的周期变化,随着时间尺度的再增加其变化趋势无明显变化,最终得到龙头桥灌区干旱主要发生在1967~1969年和1977~1980年。通过不同时间尺度SPI值的比较和旱涝发生频率分析发现,龙头桥灌区58年来旱涝变化交替出现,正常年份发生频率在60%以上,极涝、极旱和重旱发生的频率不足5%。表明本研究区域属于雨量充裕区且适合灌区的发展。研究成果可为实现灌区多水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灌区水资源系统协调发展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关键词】年降水量 变化趋势分析 标准降水指数 旱涝等级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6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9036);;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15024);;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新教师资助基金项目(20112325120009);; 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资助项目(500001);; 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基金项目(LBH-Q12147);; 黑龙江省水利厅科技开发项目(201402);; 东北农业大学“学术骨干”资助项目(16XG11)
【所属期刊栏目】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