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高铁对泛长三角地区可达性格局影响

2018-10-15分类号:F532.8;F127

【作者】姚兆钊  曹卫东  岳洋  张大鹏  任亚文  
【部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中心  
【摘要】为探讨高铁对泛长三角地区可达性造成的影响,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及日常可达性作为3个主要评价指标,分析有无高铁两种情形下,泛长三角地区可达性的动态变化,并探讨该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高铁的运营使得各城市的可达性均得到了大幅优化,各城市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平均缩减了50. 57%,经济潜力值平均增幅达到了99. 62%,省级行政中心的一日交流圈面积占比增长至95. 92%;高铁带来的时空效应、区位增强效应、同城化效应和一体化效应加强了城市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同时,还推动了区域空间格局的重塑;因高铁对各城市可达性的差异化提升,泛长三角地区的空间极化将进一步凸显,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发挥其区位优势,对周边城市产生强劲的经济带动作用,而宣城、阜阳等无高铁通过城市因相对区位的渐弱,将被日益边缘化,重组后的"核心-边缘"格局已初现端倪。
【关键词】高铁  可达性  泛长三角  空间效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24)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