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甘肃南部不同密度云杉人工幼林的林分结构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

2018-10-15分类号:S718.5

【作者】冯宜明  李毅  曹秀文  刘锦乾  齐瑞  赵阳  陈学龙  
【部门】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甘肃白龙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摘要】【目的】研究甘肃南部不同密度云杉人工幼龄林的径级结构、树高结构、空间分布和土壤理化特征,探讨林分最佳留存密度,以期为人工云杉林的营建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固定样地调查、角尺度研究及分层取样分析的方法,设置7种不同林分密度(850,1 060,1 350,1 550,1 750,2 300和3 000株·hm~(-2))人工云杉幼龄林(林龄30~40年)样地28块,测定径级结构、树高结构、冠幅、角尺度等林分结构以及土壤密度、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土壤理化性质,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并进行各指标间的差异性检验。【结果】林分的平均胸径和冠幅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平均树高则随林分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不同密度林分径级结构和高度结构均呈现正态分布的单峰曲线,峰值径级随着密度增大而逐渐减小,胸径处于12~24 cm树木的频度较高而DBH>24 cm和DBH1 550株·hm~(-2)时为均匀分布;林分密度是影响云杉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尤其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总孔隙度)的关键因子;中密度(1 550株·hm~(-2 ))时土壤养分含量总体较高,土壤密度最小,表层(0~20 cm)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都最大,土壤理化特性均优于过密或过疏的林分。【结论】林分密度与林分结构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中等密度(1 550株·hm~(-2))利于保持较好的林分结构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是甘肃南部云杉人工幼龄林分的最佳留存密度。
【关键词】云杉人工林  林分密度  林分结构  土壤性质  径级结构  高度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205);;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44FKCK072);; 甘肃林业科技项目(2017kj041)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