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视角下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2018-10-15分类号:G649.2;F301.2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研究目的: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研究山东省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用地政策具有参考价值。研究方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空间分异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宏观尺度上,全省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得分为79.45分,全省67所高校中最高为100分、最低仅为35.68分,差异明显;不同类型高校得分也存在显著差距,部分院校特色用地安排不足;(2)中观尺度上,全省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吻合,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空间特征。城市规模等级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正相关,等级越高,集约程度越高;(3)微观尺度上,老校区集约度高于新校区;经翻修和扩建后的老校区,集约水平高于非教学用地比重大的老校区。研究结论:山东省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且区域差异明显,建设时间、区位条件、结构布局等是影响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不同情况下的高校建设标准应酌情考虑。
【关键词】土地利用 集约利用评价 高校教育用地 多尺度视角 山东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7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164320H10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土地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