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质公园声景构成与游客感知研究——以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2018-10-10分类号:F592.7
【部门】上海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上海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
【摘要】通过客观参数计算和主观评价分析对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声环境进行研究,揭示了声景与环境生态要素的关系,廓清混乱生态系统中唤起受众听觉知觉的核心要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等效声级、振幅、频率等参数以及声谱图和GIS空间聚类法都能较好地反映景区整体声景环境;云台山整体声景构成中自然界声源与景区资源特色一致性高,但缺少与其人文资源特色相应的声音元素;游客对景区声级的主观感知和忍受阈值与之在城市中的情况不完全吻合,入口与景区维护中高强度人声与器械声对游客体验产生负面影响,风声、水声等与景区自然环境协调度高的声音,纵然声级超过日常噪声等级却依旧被认为是舒适的,偶尔出现的鸟鸣、猴叫等生物啼吠声能在噪杂环境中被有效感知。最后,探讨了游客声景感知机制和过程模型。
【关键词】声景 构成 游客感知 国家地质公园 云台山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459);; 地理国情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项目(2015NGCM);;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DA150209);; 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沪教委高[2017]57号)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