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大城市通勤方式与职住失衡的相互关系

2018-10-07分类号:F572;F249.2

【作者】申犁帆  张纯  李赫  王烨  
【部门】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摘要】随着城市的扩张,人们的就业—居住空间跨度不断扩大。通勤方式的多样化和通勤效率的提高会对就业者的职住状况产生影响。以通勤时间作为通勤成本能从就业者的角度辨析个体的职住失衡状况。本文基于贝叶斯-tobit的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北京市7个街道和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慢行交通、机动车、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等4种通勤方式与职住失衡的相互关系。同时,引入就业可达性和用地混合度作为调节变量,考察其对不同通勤方式与职住失衡之间原有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慢行交通的通勤方式与职住失衡程度存在负相关性;②机动车、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通勤方式与职住失衡程度存在正相关性;③就业可达性和用地混合度会弱化慢行交通、轨道交通、地面公交通勤方式与职住失衡程度的原有关系,即在低就业可达性和用地混合度条件下,慢行交通通勤者的职住失衡度更低,而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通勤者的职住失衡度更高;④就业可达性和用地混合度的差异对机动车通勤与职住失衡之间的关系没有影响。上述结果表明:低就业可达性和用地混合度能够缓解慢行交通通勤者的职住失衡程度;但对于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通勤者来说,低就业可达性和用地混合度会加剧其职住失衡的程度。此外,机动车通勤者不易受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出行方式。
【关键词】通勤方式  职住失衡  就业可达性  用地混合度  贝叶斯-tobit  北京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029,51778039);;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项研究项目(A17M00080)~~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