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集聚、空间结构与城市创新——基于23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8-10-05分类号:F124;F299.2
【部门】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铜陵学院会计学院
【摘要】本文利用校正后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从城市维度实证考察经济集聚、空间结构与技术创新能力的链式反应关系。结论显示:经济集聚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呈正U型关系,但总体来看经济集聚的边际创新效应递增;城市的单中心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最优空间结构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值约为0.423;经济集聚与空间结构的交互效应为负,抑制创新的"拥挤效应"会出现在集聚程度高的单中心结构城市,但集聚度较低的多中心城市也不利于创新。由此得到政策含义十分明显:考虑到经济集聚度越高越有利于技术创新,不宜过分强调"城市病"而控制大城市规模;注重城市经济集聚度与空间结构的合理匹配,引导中小城市走紧凑式空间发展道路,适度推动大城市的郊区化发展。
【关键词】经济集聚 空间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夜间灯光数据 城市创新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共建‘丝路经济带’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金融合作机制研究”(15LZUJBWYJ0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成本动因拓展与集成系统研究”(14BGL00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科技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