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类型划分及其变化特征研究
2018-10-01分类号:F205
【部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摘要】文章以环江县为案例研究区,通过对其国土空间类型划分和相关定量模型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环江县的国土空间在不同乡镇、海拔、坡度的分布格局下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总体特征为生态空间包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零星分布于生产空间之间的交错内嵌格局。(2)城镇生活空间、乡村生活空间、水被生态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的分布,随着坡度的增加呈现反向递减的规律,而绿被生态空间则呈现依次递增的趋势。(3)1990—2015年,环江县的国土空间变化态势明显,近十多年的变化比2000年前的变化更为剧烈。(4)分乡镇进行国土空间动态度测算,发现思恩镇、洛阳镇、东兴镇、川山镇的动态度值比其他乡镇值高,均大于1.5以上,说明这几个乡镇近26年来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较大。
【关键词】喀斯特 山区 国土空间 类型划分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典型山地水土要素时空耦合特征、效应及其调控”(2015CB4527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山区国土空间功能优化与调控对策”(2015CB4527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与山区劳动力转移时空过程与对策研究”(414714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医改背景下成都市医疗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研究”(41601141)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