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pH值对凤眼莲不同种养周期太湖底泥磷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2018-09-30分类号:X524

【作者】王岩  张志勇  张迎颖  秦红杰  闻学政  刘海琴  
【部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凤眼莲种养和空闲期内对不同p H值富营养化水体-底泥中系统磷素转化的影响。[方法]通过模拟试验,设置上覆水p H值分别为6.0、7.5和9.0,分析凤眼莲种养期和空闲期的水体、植物、底泥之间磷素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种养凤眼莲期间,底泥间隙水正磷酸盐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从大到小的处理依次为碱性、中性和酸性,与底泥总磷下降趋势一致,表明磷素由底泥通过间隙水向上覆水转移。不同p H值条件下上覆水磷含量均有降低,降幅由高到低的处理p H值依次为7.5、6.0和9.0,种养凤眼莲42~56 d为水体净化的最佳阶段。凤眼莲生长性状从好到差的处理依次为中性、碱性和酸性,主要受水体p H值和磷素含量的影响,且各生长参数表明种养20~60 d为干物质主要积累阶段。另外,在凤眼莲收获后的空闲期,酸性水体系统中上覆水磷素含量变化不大,中性和碱性水体中磷素含量随p H值的升高和空闲期的延长呈明显的增加趋势。[结论]凤眼莲的生长状态优先受水体p H值影响,其次受水体磷素含量影响。本试验条件下,种养凤眼莲60 d可开始逐步采收,能获取最大生物量和氮、磷富集量或吸收量,且上覆水为中性或偏碱性时,凤眼莲采收后需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底泥磷释放对水体的继续影响。
【关键词】凤眼莲  底泥  上覆水  种养期  空闲期
【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6)1003-3];;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2004-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201533)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