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列岛人工鱼礁区海域底质特征及其承载力
2018-09-29分类号:S953.1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摘要】人工鱼礁是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选址是人工鱼礁区建设的必要环节。通过对浙江嵊泗马鞍列岛人工鱼礁区备选海域附近采集的底质柱状样品的分析,测得了每个站点底质柱样的粒度、含水率、天然密度等物理性质,以及贯入强度、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质。用谢帕德和福克沉积物分类法分析粒度结果,发现所研究海域的底质由砂、粉砂、黏土构成,粉砂含量最高,主要以砂质粉砂为主。不同区域的底质因其粒度组分、孔隙率、天然密度等不同,其含水率不同,造成底质的承载力也不同。对底质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底质的含水率与贯入强度、抗剪破坏强度均存在较强的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64,可作为人工鱼礁投放底质适宜性评估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底泥含水率与粒度间的回归方程可为大面积的底质承载力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大幅降低调查的工程量。
【关键词】人工鱼礁区 粒度 含水率 贯入强度 抗剪强度 底质承载力 马鞍列岛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47);; 嵊泗县海洋与渔业局委托马鞍列岛海洋牧场本底调查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