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及其传导机制
2018-09-25分类号:F125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摘要】本文采用CM同步化指数测算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周期协同变化的动态特征,并运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检验周期协同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经历了波动上升期、逆转期和持续下降期三个阶段,且"脱钩"趋势明显。(2)中国与不同发展类型国家的协同性有显著差异,在波动上升期和持续下降期,中国与转型国家的协同性最高与发达国家的协同性居中与发展中国家的协同性最低,而在逆转期,协同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发达、发展中和转型国家。(3)双边贸易、双边直接投资、专业化分工、金融一体化是引起跨国经济周期协同性变化的主要传导路径。双边贸易和金融一体化会强化协同性,专业化分工和双边直接投资则产生弱化作用。此外,较大的制度距离和较低的货币政策协调性会降低周期协同性。(4)各传导渠道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相对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双边直接投资、金融一体化、专业化分工及双边贸易,但在后危机时期,全球价值链主导的国际分工使专业化分工成为最重要因素。
【关键词】“一带一路” 经济周期协同性 传导机制 面板联立方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周期协同性及其传导机制研究”(16BJL098)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