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抑制类型识别及政策影响:千村调查证据
2018-09-25分类号:F832.43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本文依据较易获得的银行网点数据,利用异质性随机双边前沿模型,提出了定量识别农村信贷供给非效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的调研数据,按照某一地区受到供给型或需求型信贷抑制的可能性大小将样本进行分类,实证分析了信贷抑制类型对农村信贷扶持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抑制我国农村信贷的主要原因,是风险导致的需求型信贷抑制。信贷抑制类型会显著影响农村信贷扶持政策的效果:降低贷款利率、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对提升需求型信贷抑制地区的信贷扶持效果非常有效;而要提高供给型信贷抑制地区的信贷扶持效果,应以增加银行网点密度、提高涉农贷款比重以提高信贷可获得性为主,降低贷款利率、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合理制定农村信贷扶持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信贷抑制类型 农户贷款 信贷供给非效率 信贷扶持政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6721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AZD059);;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5BGL016);;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3PJC051)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