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区生产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2018-09-25分类号:F326.12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目的]利用2000—2015年农业生产统计数据,分析新疆棉区生产空间格局及其主要驱动因素。[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1)棉花生产空间差异显著,呈南北两侧向天山南北递增趋势,在业已形成的天山北坡和南坡主产区格局下,"南增北减"趋势增强;(2)植棉区存在空间集聚效应,在时序上表现出持续的稳定性,高值聚集区集中分布于南疆区域,低值聚集区空间范围显著缩小;(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人均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非农就业机会、人均粮食产量、与小麦产值比、受灾面积、单产水平、目标价格改革、临时收储政策等对棉花生产均有显著影响,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形成当前棉花生产空间格局。[结论]建议发展标准化规模经营,加强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完善农业保险及综合性补贴,为棉花生产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棉花生产 时空格局 空间自相关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新疆
【基金】农业部和财政部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CARS-39-2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