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空间信息重构技术的东北三省大豆时空演变研究(1980—2010年)

2018-09-25分类号:F326.11

【作者】唐鹏钦  陈仲新  刘珍环  杨鹏  姚艳敏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国土资源与环境系  
【摘要】[目的]东北三省是我国大豆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家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研究分析了1980—2010年东北三省大豆时空演变特征,为合理制定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学的空间信息参考。[方法]综合卫星遥感技术和空间信息重构模型优势,基于交叉信息熵方法,构建了作物空间信息重构模型SPAM-China,对1980—2010年东北三省大豆种植空间分布、时空演变、重心迁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 1980—2010年东北三省大豆种植区域小幅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栅格数量从6703个增加至7 214个,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以及吉林省中部地区是东北三省的大豆主产区;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单位栅格面积增加1 000hm2以上的栅格数量增加明显,面积增加区域主要位于北纬47°~50°之间和东经125. 5°~131°之间;东北三省大豆种植面积重心分别向东迁移106. 20km,向北迁移208. 57km,辽宁省、吉林省大豆种植面积重心南移,黑龙江省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1980—2010年东北三省大豆种植面积空间分布小幅增加,但时空变化特征显著,种植面积重心向北向东迁移。
【关键词】东北三省  大豆  交叉信息熵  时空演变  重构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