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监”与“督”对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
2018-09-25分类号:F239.44;F276.1
【部门】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利用2010-2017年审计署公布的中央企业审计结果公告,以督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导向,从国有企业审计查出问题数量与处理处罚金额两个方面出发,研究国家审计"监"与"督"关系的处理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并据此构建更有效测度国企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研究发现:国企审计查出问题数量即"监"的情况与国企资产保值增值没有显著相关性,而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处理处罚金额即"督"的情况能显著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这说明,国企审计不能仅满足于"监",而应当努力进行"督"。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已有研究文献,使用国企审计处理处罚金额与查出问题数量的比率作为国企审计监督质量的测度指标更直接和有区分度,以此为依据进行国企审计相关研究,可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关键词】国家审计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监督 国企审计质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872105);; 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晋教科[2017]12号);; 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2018BY08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8YJA630112)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理论与实践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