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贵州省农业生态旅游地理优势及区域特征分析

2018-09-25分类号:F592.7;F327

【作者】朱万春  廖军华  
【部门】贵州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摘要】[目的]贵州是生态旅游大省,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有助于加快扶贫速度和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法与实地调查法分析贵州省农业生态旅游的地理优势,结合极值比率、密度系数及变异系数分析其区域特征。[结果]贵州省的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且26. 3%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分布在距离高速公路的1~3km处,同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特有的喀斯特地形特征及丰富的水资源等融合少数民族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组成特有的贵州农业生态旅游。贵州省不同区域农业生态旅游的极值比率在3. 40~7. 50之间波动,黔西北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差异最明显。密度指数在2. 50~5. 30之间波动,黔东北地区的旅游人数在贵州省最多。变异系数在1. 00~1. 60之间波动,黔东南的农业生态旅游收入在贵州省最高。[结论]贵州省农业生态旅游在地理位置上有显著的优势,且在区域间存在差异,今后应注意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并基于当地旅游优势发展适宜的农业生态旅游模式,以实现经济、社会、旅游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态旅游  地理优势  区域特征  定量分析  贵州省
【基金】贵州省软科学项目“基于G1—DEMATEL的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影响因素识别研究”(黔科合基础[2016] 1526-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