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荣成近岸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18-09-21分类号:Q948.8

【作者】潘玉龙  刘潇  沙婧婧  徐东会  王泰森  刘旭东  
【部门】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摘要】基于2016年4个季节的生态调查数据,研究了山东荣成近岸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同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讨论了环境因子对荣成近岸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4个季度共发现浮游植物66种,分隶于硅藻、甲藻及金藻3个植物门、29个属;浮游植物优势种包括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日本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alis)、扭链角毛藻(Chaetoceros tortissimus)、尖刺菱形藻(Nitzschia pungens)及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具有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春季日本星杆藻在荣成湾大量出现使其成为优势种。4个季节浮游植物丰度变化范围为(16.9~251.7)×10~4cells/m~3,平均为119.3×10~4 cells/m~3,以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全年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d)和优势度指数(D2)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0~2.13、0.40~0.60、0.58~0.79和0.70~0.84,多样性指数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但均处在较好水平;CCA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溶解氧(DO)、硅酸盐(SiO_3~)2–)-Si)、铵盐(NH_4~+)、温度和pH等环境因子为影响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除了季节影响因素以外,当地多元化的养殖模式可能是导致目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养殖海域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2016YFC1402305);; 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701);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MESE–2018–02)共同资助;;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602)~~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