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日照紫菜养殖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2018-09-21分类号:Q948.8

【作者】梁洲瑞  孙藤芹  汪文俊  刘福利  曹原  梁启迪  孙昕  孙修涛  王飞久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摘要】2016年11月~2017年3月对山东日照阜鑫渔港紫菜(Pyropia sp.)养殖海域开展调查,分析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调查海区中无机氮(DIN)、磷酸盐(PO_4~(3–)-P)及硅酸盐(SiO_3~(2–)-Si)浓度均表现为自近岸海区到外海区逐渐降低的趋势;硝酸盐、SiO_3~(2–)-Si、PO_4~(3–)-P、DIN和溶解有机氮(DON)等营养盐的浓度均因月份的不同具有显著差异;调查海区营养水平总体为中营养型,浮游植物丰度为(0.049~3.031)×10~4 cells/L,浮游植物的生长受控于SiO_3~(2–)-Si和PO_4~(3–)-P的几率较大;该海区共检出硅藻门27属37种,甲藻门7属8种,金藻门1属1种,主要优势种为骨条藻(Skeletonema sp.)、角毛藻(Chaetoceros sp.)、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等;盐度的大幅降低和丰富的营养盐、氨氮(NH_(4+)~(-N))和PO_4~(3–)-P浓度的显著变化可能分别是导致1、3月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调查海区NH_(4+)~(-N)浓度和DIN/P值与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非紫菜养殖区的负相关程度达到显著水平,而养殖区的负相关程度不显著,表明条斑紫菜(Pyropiayezoensis)养殖可能有利于降低该海域的NH_(4+)~(-N)水平和DIN/P值、提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及物种多样性,从而有利于防止赤潮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该海域环境保护、赤潮防治以及水产养殖活动的开展等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紫菜养殖  浮游植物  营养盐  分布
【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南种北繁)项目(2017LZN013);;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GSF11503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5A0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50)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