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叶斯Schaefer模型的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评估和管理
2018-09-21分类号:S932.4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政策与法律研究所
【摘要】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是西北太平洋温带海域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也是西北太平洋渔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根据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NPFC)统计的2003~2017年渔获量数据以及中国秋刀鱼组织提交的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数据(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基于贝叶斯Schaefer剩余产量模型,分基准方案和敏感性分析方案对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估,并对其管理策略做了风险分析。结果显示,基准方案和敏感性分析方案下模型参数预测值以及生物学参考点估计值比较相近。在基准方案下,估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sustainableyield,MSY)为75.26×10~4t,最大可持续产量的资源量BMSY为240.14×10~4t,此时的捕捞死亡率为0.32。在敏感性分析方案下,估算的最大的可持续产量MSY为70.03×104t,最大可持续产量的资源量BMSY为232.53×104t,此时的捕捞死亡率为0.31。该海域秋刀鱼资源状况良好,未经受过度捕捞。风险评估分析表明,为使秋刀鱼资源可持续利用,需将捕获率设定在0.3左右。
【关键词】秋刀鱼 贝叶斯Schaefer模型 资源评估与管理 西北太平洋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13B05)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