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环境成本及驱动因素——基于30个省份的投入产出分析
2018-09-17分类号:F126.1
【部门】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在居民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后,如何引导其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的损害效应,是决定经济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2002-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投入产出表估算了城镇居民消费含污量,探究了城镇居民消费含污量变化的规律及原因,并检验环境恩格尔假说。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含污量规模占全国40%左右,且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人均消费含污量则相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含污量的增加主要是规模效应引起的,效率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规模效应;投入效应的作用较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消费含污量大体呈反向关系,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环境恩格尔假说的成立。研究对于改善个人消费形态、鼓励可持续消费模式、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投入产出模型 城镇居民消费含污量 结构分析法 环境恩格尔假说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73068);;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项(JS2016HGXJ0145)
【所属期刊栏目】华东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