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铁路网络可达性及经济联系格局
2018-09-15分类号:F532.8;F127
【部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选取城市间最短旅行时间数据和社会经济综合指标,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地统计分析、空间探索性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可达性与经济联系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可达性水平整体呈现"十"字型空间格局,南北向沿线城市的可达性优于东西向;局部空间上,高低值空间集聚分块状特征明显,显著空间关联类型以显著HH区和显著LL区为主。(2)经济联系整体呈现"钻石"型立体网络格局且分层态势明显;局部空间上凸显以郑州、商丘、洛阳等核心区城市为中心的辐射状格局;网络结构呈小团体集聚特征,团体内部联系密切,整体联系相对松散。(3)经济联系强度受到城市规模、城镇化水平、交通、区位及资源流通能力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关键词】可达性 经济联系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中原城市群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