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社会融资规模与M2背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分析
2018-09-15分类号:F832.4;F124
【部门】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自我国进入宏观经济新常态以来,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小幅增长的同时,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却出现明显下滑态势,两者背离关系逐渐显现。这种微观融资需求高涨与宏观资金面趋紧的背离现象实质上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的具体表现。针对这一点,对不同时期社会融资规模与M2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相较于样本期内其他时期,宏观经济新常态时期两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均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突变,保持在高位小幅波动且持续期较长,并且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的正向效应较M2更强。故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注重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并采取适度宽松的定向调控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从而缓解两者之间背离关系的扩大。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社会融资规模 广义货币供应量 实体经济 TVP-VAR模型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非线性非对称性货币政策规则的识别与形成:理论模型和计量框架”(71773079);;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十三五’期间中国增长型经济波动态势与宏观调控模式研究”(16JJD7900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三五’时期我国货币政策规则与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研究”(15BJY174);;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去杠杆”背景下财政政策的总量与结构调控研究(18YJC790064);; 国家“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经济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