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重工业化与“新东北现象”——基于东北37个地级市1989—2012年面板数据的分析
2018-09-15分类号:F427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摘要】"新东北现象"反映了东北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持久性结构问题,突出表现为市场化程度低、重工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和行政主导的城镇化,其结果是经济增长的脆弱性高。本文基于东北37个地级市1989—2012年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结论: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长期依赖第二产业的相对扩张和增长,而第一和第三产业则相对萎缩;振兴东北系列专项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东北工业化的持续扩张,使经济增长更加依赖第二产业,增加了经济增长的脆弱性。东北重工业导向的产业发展战略阻碍了城镇化,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市场化和对外开放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然而东北地区市场化程度低,难以根本改变产业结构。为了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发挥东北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以新技术和智能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并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此外,还应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融入国际市场,推动市场机制转变。
【关键词】新东北现象 重工业化 市场化 城镇化 地级市面板数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区域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方法、机制与案例研究”(71641034);;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释放城镇化改革红利的领域与对策研究”(RKSCX2017014)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经济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