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2018-09-15分类号:S917.4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摘要】以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为研究对象,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对DMRT1的全长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结构和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在8种组织(鳃、肠、心、肌肉、脑、肝、脾、性腺)、胚胎发育的8个时期(受精卵期、桑椹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体节期、口裂期、出膜后1 d和出膜后3 d)以及性腺发育的4个时期(Ⅰ~Ⅳ期)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c DNA序列的全长为2025 bp,编码297个氨基酸,其中包括89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73 bp的5’非编码区和1058 bp的3’非编码区。与已知物种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后发现,河川沙塘鳢DMRT1的氨基酸序列与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欧洲鲈鱼(Dicentrarchus labrax)的同源性最高。DMRT1基因在河川沙塘鳢的精巢组织大量表达,而在卵巢、肌肉、心以及肝4种组织中表达较少,在其它组织中几乎不表达; DMRT1基因在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都有表达,在原肠期的表达量最高;此外,DMRT1基因表达量在精巢发育的不同时期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精子成熟期(Ⅳ期)达到最大值,而在卵巢发育的不同时期表达量较少且表达强度差异不明显,因而推测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与精巢的发生和功能的维持有关。研究结果为解析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的功能及其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也为开展河川沙塘鳢单性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河川沙塘鳢 DMRT1基因 qRT-PCR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基金】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重大)(ZJK201803);;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8KJB240001);; 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项目(TG15-003);;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BE2013441);; 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05059);; 常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CE20162005)
【所属期刊栏目】海洋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