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2015年冬季苏州城市热岛特征研究

2018-09-15分类号:X16

【作者】何松蔚  王成刚  姜海梅  曹乐  王新伟  
【部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  
【摘要】基于Landsat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资料、夜间灯光影像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以及大气边界层探测资料,划分出城市、郊区以及湖区代表站,分析了苏州2015年1月城市热岛日变化、昼夜差异特征以及城、湖温度差日变化特征,并对苏州城市热岛分布特征以及城、湖大气边界层结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白天热岛强度小,09~17时热岛强度均小于1℃,最小值仅为0. 2℃;夜间热岛强度大,19~05时热岛强度维持在1. 2℃以上,最大值为1. 7℃。(2)城、湖温差白天为正,夜间为负,市区变温速率比湖区快约0. 2℃/h。(3)苏州白天热中心形状不规则,范围大,城郊温差小,夜间形成单一封闭稳定热中心,热中心形状与市区有较好对应,城、郊温差维持在1. 5℃左右。冬季地面盛行西北风,太湖湖陆风现象显著,湖陆风和盛行风向共同影响城市热羽向西南方向发展。(4)城、湖虚位温廓线在白天差异小,均有不稳定边界层形成,夜间市区仍维持不稳定边界层,而湖区有稳定边界层发展,近地层内干岛效应显著。(5)城市热岛影响范围有明显日变化特征,白天城市热岛影响范围小于40 m,夜间大于200 m。
【关键词】苏州城市热岛  夜间灯光指数  城、郊代表站点  边界层结构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2033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544229);;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618)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