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自我意志型的青少年自主

2018-09-11分类号:B844.2

【作者】邓衍鹤  宋郁  刘翔平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自主性的建立是青少年心理成熟的标志。目前主流研究是从空间分离-个体化角度,简单地把自主性理解为认知、情感和行为选择上与父母的分离和独立,过于强调"分",忽视了"和"。对于亲子关系在自主性中的作用重视不够。青少年自主性是一把双刃剑,单纯强调分离的自主也会妨碍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有鉴于此,我们的研究结合并立足于自我决定理论和安全依恋理论,从积极关系和自我认同角度分析与批判精神分析的分离-个体化模式,从意志动机和积极关系影响的视角来定义自我意志型自主,将自主理解为辩证的、父母影响的概念内涵,解析自我意志型自主的心理健康内涵和积极功能,并诠释在集体和个体主义下的跨文化适应性,最后阐发自主理解的转变对未来研究和青少年教育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自主  青少年  自我决定理论  分离-个体化理论  安全依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社交网络的不当使用及其心理需要缺陷的机制研究”(14BSH082);; 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积极心理学研究基金“积极关系图式的测评、认知加工及其调节”(京民基证字第0020344)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