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文言译本的语言研究价值——以林纾的文言翻译文本为例
2018-09-11分类号:H1-09;I206.5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林纾的文言翻译作品在清末民初的文言译本中堪称典范,林译语言最主要的特点是崇古而又趋今,具有一定的杂糅性,"异质文言"与"欧化文言"的特质明显。对林译语言面貌及特点的归纳总结可以有助于我们借斑窥豹,促进此期整个文言译本认知体系的建构;抓住其过渡性特征,可以寻找、明确它与现代汉语的关联及一致之处,及其对后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以林译为代表的清末民初文言译本语言研究具有重大的汉语史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着眼于文言史,作为其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节点上的代表性语言形式,反映了传统文言最新的发展变化状态及样貌,是完整汉语文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现代汉语,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由典型文言到现代白话的重要通道或桥梁,同时也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特别是书面语)重要的直接来源之一。
【关键词】林译小说 欧化文言 文言史 汉语史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汉语发展演变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13&ZD13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经费专项基金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