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与先农:秦汉时期国家祭典中的农神内涵及其历史变迁
2018-09-05分类号:F329;K232
【部门】西北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后稷与先农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农神,国家祭典中的农神转变发生在秦汉时期。先秦时期以"后稷"为农神,象征周人的文化远祖,是早期自然崇拜向祖先崇拜转化的结果,目的在于宣示周族王权的正统地位。"先农"本为战国时期的民间农神,为因应"大一统"宗教秩序的诉求,"先农"逐渐与神农、炎帝等古史传说相结合,经过"阴阳五行""五德终始"等思想的改造,其地位不断上升,最终成为"大一统"帝制时代国家祀典的农神代表。
【关键词】国家祀典 农神 秦汉时期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CZS011);;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7JK0736)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