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PPI与CPI走势的微观解释——一个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框架
2018-09-05分类号:F726
【部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
【摘要】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我国PPI同比涨幅持续为负,CPI涨幅与PPI涨幅间的差值也不断扩大,到2016年下半年两者才重新收敛,这些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工业品和消费品生产商的生产函数、市场竞争、定价行为出发,建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试图为这些现象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和微观解释。模型结果显示,这段时间物价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而不是国内需求不足;CPI涨幅与PPI涨幅差值扩大主要源自工业品和消费品在产品价格粘性和对劳动依赖程度两个方面的不同。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后,物价走势自然会恢复正常。鉴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没有必要过度反应,更应以稳为主、适当微调。
【关键词】物价走势 大宗商品价格冲击 需求冲击
【基金】模型及主要分析基于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度重点研究课题《经济结构调整和外部冲击下的“通货紧缩”:基于DSGE模型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2015)
【所属期刊栏目】财政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