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流的距离衰减模式与空间分异特征——基于福建省高速公路收费站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8-09-03分类号:U491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摘要】交通流是社会经济空间联系的直观反映,其距离衰减规律对空间秩序的形成与演化意义重大。利用2016年10月份的福建省高速公路收费站数据,以县区为基本单位,识别高速公路流O-D矩阵;在此基础上,利用空模型法模拟省和县区2个尺度上高速公路流的距离衰减规律,并结合空间分析和相关分析法,探讨高速公路流距离衰减规律的空间分异特征与规律。结果显示,(1)高速公路流主要集中在0~200 km与0~200 min区段,较好地契合了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与交通流的时空断裂特征;(2)省域层面上,高速公路流随距离的增加有显著的衰减趋势,当采用路网距离、幂律型衰减函数时,距离衰减系数为2.674,显著高于常规所选数值2;(3)不同县区高速公路流的距离衰减速度在空间上呈显著的圈层模式,与高速公路流的空间分布形成较好的耦合关系;(4)距离衰减规律内生于社会经济空间联系格局,不仅影响空间秩序的形成与演化,也会受空间秩序演化的影响,一定条件下,节点的对外社会经济空间联系强度会随节点规模、人口与经济密度的提高以及区位条件的优化形成自我加速的反馈过程,形成循环累积效应。
【关键词】高速公路流 距离衰减 空间分异 空模型法 相关分析 福建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34);; 交通部战略规划政策项目(2017-14-14)~~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