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实施潜在风险与完善措施——基于产权配置与产权公共域视角
2018-08-30分类号:F321.1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从产权配置和产权公共域的视角出发,结合部分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剖析"三权分置"制度实施的潜在风险与完善措施。研究发现:(1)受法律法规的模糊表达、地方政府的产权再配置及契约规则的影响,"三权分置"制度下农地产权配置结构中仍存在产权公共域;(2)产权实际配置状况与产权公共域的存在导致不同权利主体的利益难以兼顾、农地流转市场与抵押市场受到制约等问题,形成"三权分置"制度实施的潜在风险;(3)合约机制和第三方组织在解决由产权实际配置与产权公共域引发的系列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完善合约机制、建立第三方服务机制、加强政策宣传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地 “三权分置” 产权配置 产权公共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地流转模式、流转契约与农业规模经营模式组合:驱动力、绩效与机制设计”(项目编号:713731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村庄治理视角下农地产权状态、农地流转契约结构与农业经营绩效:影响机制与政策设计”(项目编号:717730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非正式制度视角下农地产权安全与投资激励:作用机理及政府干预机制设计”(项目编号:71603121)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村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