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柔鱼适宜栖息地动态变化研究

2018-08-29分类号:S932.4

【作者】陆尧  陈新军  汪金涛  余景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摘要】柔鱼(Ommastrepes bartramii)是短生命周期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生态地位,研究柔鱼资源对我国的远洋渔业发展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2005~2016年8~10月西北太平洋柔鱼渔业数据以及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数据,依据前人建立的柔鱼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计算适宜柔鱼栖息地面积大小,并与柔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of fishing effort, CPUE)和渔获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2015年平均适宜栖息地(HSI>0.6)面积范围最大,达到1087369km2;2008年平均适宜栖息地面积范围最小,仅为618407.5 km~2。所选区域内适宜栖息地分布能有效反映柔鱼的资源分布情况,但其适宜栖息地面积大小与渔获量和CPUE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其原因可能有:鱿钓渔船作业集中,导致单船渔获量不能表征实际CPUE;大尺度的气候变化,特别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会影响柔鱼资源量;黑潮与亲潮的变化也会影响柔鱼资源量。
【关键词】西北太平洋  柔鱼  栖息地指数
【基金】海洋局公益性行业专项(20155014);;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4DZ1205000);;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NFSC31702343)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