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沙荒地不同坡位黄柳生物沙障对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2018-08-28分类号:Q948
【部门】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
【摘要】【目的】为冀北沙漠化土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实验证据。【方法】以冀北承德地区植被退化的沙漠化土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沙荒坡地不同坡位带状黄柳生物沙障内物种组成和数量特征,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不同坡位黄柳沙障对物种结构及多样性影响。【结论】不同坡位建立黄柳生物沙障,植被恢复效果明显,从坡顶到坡底,群落物种数量逐渐增加,群落优势物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逐渐从一年生草本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变为多年生花苜蓿(Medicago ruthenica(L.))、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 Bunge)。【结果】不同坡位的群落内共出现植物物种7科11属17种,其中坡顶出现4科6属8种植物,坡中出现植物共4科8属8种,坡底出现植物共7科10属15种。坡顶、坡中、坡底物种丰富度指数表现为坡底>坡顶>坡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增加而减小,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伴随海拔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坡底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坡顶和坡中。
【关键词】沙漠化土地 生物沙障 坡位 物种多样性 物种结构
【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生态景观林经营调控技术研究”(QN20131154);;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冀北山地油松生态景观林结构调整技术研究”(12237510)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