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的种粮逻辑——40年来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转变与未来策略
2018-08-25分类号:F326.11
【部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已有文献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质疑与担忧,作者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从"去粮化"到"趋粮化"的历史性转变。文章认为,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长期且连续的增长,并非由外生的经济因素直接激发,亦非农业税减免和农业补贴政策的直接诱导,而是由农户在要素流动与卷入农业分工的过程中所内生的自我执行机制来决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小农的种粮逻辑是通过要素配置、地权预期、分工深化三个方面来共同表达的。小规模分散化的农业家庭经营格局并不构成中国粮食安全的阻碍,相反,却内含着重要的组织优势与可动员潜力。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策略与政策选择。
【关键词】农业家庭经营 种植结构 “去粮化” “趋粮化” 中国粮食安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村土地与相关要素市场培育与改革研究”(71333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策研究重点支持项目“农地确权的现实背景、政策目标及效果评价”(71742003)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南方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