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柴达木地区草产业化与草牧业灾害预防机制建设的思考

2018-08-25分类号:F323.212;S811.1

【作者】郑建宗  解锋  马正华  
【部门】青海省海西州草原站  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摘要】[目的]草牧业是柴达木地区农业主导产业,但受自然灾害影响不能安全发展,迫切需要建立草产业经济模式以实现突破。[方法]文章从草产业发展和抗灾预防角度出发,运用传统综合法,突出主导因素,分解系统,深度分析,综合平衡,统筹协调,确立草产业经济建设对策。[结果]草地经营现状是:天然草地利用过度,陷入恶性循环;草产业建设滞后,管理缺位,致使草畜供求失衡,草牧业缺乏安全生产基础。草地建设障碍是:草地质量低,水资源利用困难,生产分散;发展优势是:生产有一定基础,生产环境安全,草产品市场大,生产建设有潜力。[结论]提出草产业经济建设思路,指导思想:以饲草料建设为突破点,建立草产业发展与抗灾防御协调机制。建设规划:布局饲草料中心生产保障基地12处,饲草料生产保障小区5处,定向生产建设,实现草产品全覆盖辐射。建设方案:突出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区域,优化建设秩序;开发饲草料资源,有效组织生产;转变经营方式,以集约化替代粗放化;建设草畜平衡协调机制,保障灾害饲草料预防需要。建设策略:聚集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建设;建立扶助机制,优化建设环境;搭建发展平台,强化服务功能;强化生产管理,规范市场行为。
【关键词】草产业  灾害防范  建设机制  思考  柴达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系统过程模拟及其环境风险控制”(41130526)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