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SPAM模型和遥感结合提取华北地区春夏玉米种植面积

2018-08-25分类号:S513

【作者】陈卓  谢苗苗  范玲玲  陈浩  梁社芳  李正国  游良志  吴文斌  杨鹏  
【部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  Environment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Division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中国农业科学院—比利时根特大学全球变化与粮食安全联合实验室  
【摘要】[目的]获取农作物空间分布信息,对于研究区域粮食安全、气候变化、陆地碳氮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首先应用作物空间分配模型(SPAM-China模型),在5’×5’栅格尺度上重建了1980—2010年华北地区玉米空间分布信息;然后基于SPOT VEGETATION长时间序列NDVI数据,获取了该区域的作物熟制信息,并进一步划分出了华北地区春、夏玉米种植类型区;最后,重点分析了2000—2010年间华北地区春玉米和夏玉米种植区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1980—2010期间,华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360万hm2,增加面积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变化主要发生在2000年以后;(2)2000—2010期间,华北地区春玉米面积增加136万hm2,占该区玉米总种植面积的比例由17%上升至27%;夏玉米种植面积尽管也增加了87万hm2,但占该区玉米总种植面积的比重呈下降趋势;(3)春夏玉米混种区为华北地区玉米主产区,近年来呈现为春玉米增加、夏玉米减少的发展趋势,全区域92%春玉米面积增加和76%夏玉米面积减少均发生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域内,可见该区以春玉米为代表的一熟制正呈现逐步取代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主二熟制的变化趋势。[结论]该文基于SPAM模型和遥感结合提取华北地区春、夏玉米种植面积的方法,为大区域、长时间尺度作物种植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玉米  作物空间分配模型  种植制度  NDVI  华北地区
【基金】农业部“948”项目(2016-X38);; 农业部财政专项项目(国库61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32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