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存保、显性存保与金融危机: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2018-08-20分类号:F842.0
【部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厦门大学邹志庄经济研究中心 成均馆大学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摘要】2015年推出的存款保险制度(DIS)是我国提高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隐性全额存款担保,由政府为问题银行完全兜底,这与美国、加拿大等早期建立DIS的国家差异较大,难以直接借鉴其经验。因此,本文基于后期推行显性DIS的57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从隐性DIS转换到显性DIS对金融危机发生概率的影响,发现显性DIS显著增加了银行退出的概率,同时对金融体系其他部分具有"溢出效应",能够显著降低非银行类金融危机的概率。这是由于显性DIS仅提供有限保险,减少了道德风险,有助于问题银行退出市场,同时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了系统性金融风险。进一步,本文考虑不同设计要素对银行危机与其他金融危机的不同影响,发现对银行部门最优的DIS制度安排,对整个金融体系并非最优。结合十九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求,本文就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隐性存款保险 显性存款保险 金融危机
【基金】“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福建省统计科学重点实验室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B1302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风险研究:跨国实证分析与中国实践”的资助与支持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